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电压源与电阻串联可以等效成电流源与电阻并联)

频道:其他 日期: 浏览:82

本文目录一览:

电压源和电阻串联等效成什么

因为电流源与电阻串联时其对外电路的效果与单个电流源的效果相同,电流源与电压源是可以等效转换的,一个电流源与电阻并联可以等效成一个电压源与电阻串联。

这应该不难理解。一个电压源串联电阻等效一个电流源与电阻并联。电压源的特征时,输出电压不变。电流源的特征是输出电流不变。电压源串联电阻后,电压恒定,输出电流也就恒定。同理,电流源并联电阻后,电流不变自然电阻上的电压也就恒定。

电压源与电阻串联可以等效成电流源与电阻并联 。电流源与电阻并联可以等效成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电路化简等效变换化成最简的是“电压源与电阻串联”。 方便于计算,方便于作等效电路。

电压源就是给定的电压,随着你的负载电阻增大,电流减小,理想状态下电压不变,但实际上电压会在传送路径上消耗,你的负载增大,路径上消耗减少。电压源的内阻相对负载阻抗很小,负载阻抗波动不会改变电压高低。

很明显,一个稳定不可调电压源和电阻串联,势必受到外部电阻的影响,电流必然要变化,电阻愈大,电流就越小,反之要变大 所谓电流源,是指在一定负载范围内,其输出的电流和负载阻抗大小无关,保持不变。由于电流不变,阻抗在变化,则该电流源的两端电压是变化的。

电压源和电阻串联可以等效变换为电流源?

1、因为电流源与电阻串联时其对外电路的效果与单个电流源的效果相同,电流源与电压源是可以等效转换的,一个电流源与电阻并联可以等效成一个电压源与电阻串联。

2、所以正确的说法是一个可变电压源加一个电阻可以等效为电流源,该可变电压源必须有一个恒流控制系统,随时调整电压源输出以保证恒流。

3、电压源与电阻串联可以等效成电流源与电阻并联 。电流源与电阻并联可以等效成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电路化简等效变换化成最简的是“电压源与电阻串联”。 方便于计算,方便于作等效电路。

如果电压源跟电阻串联电阻能忽略不计吗

因为串了电阻后,整个支路不再是电压源,电流源上的电压就与外部电路有关,不再是恒定(无电阻时是恒定的),因此不能忽略。在串联接法中,无论接不接电阻,电压源中的电流都是恒等于电流源的电流,整个支路对外还是电流源。

在电源等效变换中,与电压元并联的电阻、与电流源串联的电阻,都可以忽略掉,因为电压源和电流源都是理想的,这些电阻的存在与否,都不会对另外电路产生影响,所以可以忽略。例如图中,不管与6V电压源并联的10Ω电阻是否存在,电压源上下两端节点之间的电压都是6V,对其他电路的计算不会产生影响。

是的,因为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和理想电流源的电流都是恒定值,不受外电路影响。所以电流源与电阻串联后,输出电流不变,如果所求参数与此电阻无关,则电阻可以作短路处理。同样的,电压源与电阻并联后,输出电压不变,如果所求参数与此电阻无关,则电阻可以作开路处理。

—和电流源串联的电阻可以直接忽略;和电压源并联的电阻可以直接忽略。原因是,不管那个4欧姆的电阻,阻值是4,或者400,或者0,都不会对电路的其他部分有任何影响。那条支路的电流已经由电流源确定了。不管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都和外电路无关,丝毫不影响外电路的工作状态,所以可以忽略。

为什么电压源的电压等于电阻两端的电压?在常用的纯电阻直流电路中,按全电路欧姆定律,电源的电动势ε等于外电路电压(路端电压)U外 加上内电路电压U内。ε=U外+U内 ε=U外+Ir 由于电源的内阻r通常都比较小,U内有时可以忽略不计。

可以的。理想电流源内阻无穷大,“无穷大”的电阻再串联一个电阻仍然是“无穷大”,与只有一个电流源没有区别。

电压源与电阻串联两端电压是多少?加负载后负载怎么和原来的电阻分压啊...

V的电压需要由负载电流计算。如果没负载,你只需要计算前面的分压即可。这种电路,相当于电压源串入电阻。而电阻上的压降则取决于输出电流。V =3-IR R是你的分压电路等效电阻。

放大器的交流信号输出等效为电压源,空载时输出电压等效为电压源的电压,放大器的输出电阻等效为电压源的内阻。当接了负载电阻后,负载电阻是与内阻串联的,按串联电阻的分压比,则有此等式。

一般如此。因为实际电源有内阻,相当于一个理想电压源与一个电阻r串联,假设外部电阻为R,那么,相当于理想电压源的电压U是加在r和R的两端,显然,R越大,电流越小,R两端的电压越高。因为内阻r在实际电源的内部,因此,R两端的电压就相当于是实际电源输出电压。

相当于理想电流源与电阻的并联,当外部电负载电阻增加时,输出电流会减小(外部电阻增加电源电压上升,与电源并联电阻分流增加,所以输出电流减少)理想电压源是内部电阻为零,当外部负载最阻减小时输出电压不变。而实际电源相当于理想电压源与电阻串联,当外部电流变化时输出压也会变化(电阻分压变化)。

若有一个3A现想电流源,当它并上一个5欧电阻,那电流源两端电压为15V;当它并上一个10欧电阻,那电流源两端电压为30V;结论:电流源两端电压由外电路决定。欧姆定律是对电阻元件成立,不是对电流源的。

电压源的内阻相对负载阻抗很小,负载阻抗波动不会改变电压高低。在电压源回路中串联电阻才有意义,并联在电压源的电阻因为它不能改变负载的电流,也不能改变负载上的电压,这个电阻在原理图上是多余的,应删去。负载阻抗只有串联在电压源回路中才有意义,与内阻是分压关系。

电压源与电阻串联,节点电压怎么算?

把电压源与阻抗的串联形式化为电流源与导纳的并联形式。标出节点,并把其中一个节点选为参考节点(一般为0电位点)。列方程方法:自电导乘以该节点电压+∑与该节点相邻的互电导乘以相邻节点的电压=流入该节点的电流源的电流-流出该节点电流源的电流。联立求解出上面所有的节点电压方程。

电流=(节点电压+电压源电压)/电阻,方向与该电压源电压降方向相反。

点1: (1/10 + 1/20 + 1/10)Un1 - Un2/20=20/10 + 2U/10 - 2 ...(1)点2: (1/10 + 1/20 + 1/10)Un2 - Un1/20=20/10 + 2 ...(2)补: U=Un2 ...(3);解方程就可以。

计算方法如下:根据电路的连接情况计算出经过两节点间的电流和两节点间的总电阻。电路的连接方法一般有串联、并联和混联,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如下:(一)串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Ua=12V,即:Uao=12V。根据KVL:Uab=6×i,Ubo=9V。所以:Uao=Uab+Ubo=6×i+9=Ua=12。所以:i=(12-9)/6=0.5(A)。第二题:Ua=3V,即:Uab=3V。根据KVL,中间支路:Uac+Ucb=Uab,所以:Uac-Ubc=Uab。Uac=4V(电压源电压),Ubc=2×i2,Uab=3V。

串联的电路中,电阻两端电压等于什么?

电阻两端的电压可以看作是电压源电压的一部分。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元件电压之和。在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情况下,电路中只有这两个元件,所以电压源的电压等于电阻两端的电压。因此,电阻两端的电压确实是电压的。

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电压相等。这是因串联电路中电流只能顺序流过各个电阻,电流大小相同,而电阻不同,电压大小也不同,但是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各电阻两端电压相等。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电阻的关系为电压比等于电阻比,即U1:U2=R1:R2。

计算,就不包括直接测量。这样电阻若直接并联在电源上,电阻两端电压=电源电压;若串联在电路中,则电阻两端电压=该电阻阻值/该串联电路总电阻阻值。

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详细描述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串联电路的定义:串联电路是指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电阻。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个路径可以流动。

分压原理指的是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流相等,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路总电压。分压原理的公式为R1:R2=U1:U2。串联分压的原理: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流相等,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路总电压。可知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小于电路总电压,故串联电阻分压。